搞钱的小红书,终于想“开”了

各位小可爱们,有大家听说过小红书的最新消息吗?没错,这个一直以来以封闭社区著称的平台,最近走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向外“招手”了。十年的时光似乎在小红书身上刻下了一道魔法符号,它突然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小红书的神秘面纱,看看它都搞了些什么“大事”吧。

先说说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小红书WILL商业大会上的“开放生态”计划。这听上去是不是让你觉得有点新奇?毕竟过去的小红书一直都是一个封闭的社区,对外链、虚假种草一直守口如瓶,但在最近的商业大会上,它似乎迎来了一次大逆袭,放飞了自己的思维。

这个“开放生态”可不是简单的*,而是实打实的动作。过去小红书对外链和虚假种草一直宣扬“深恶痛绝”的态度,可这次居然说“站外导流”可以了。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出人意料?更厉害的是,它还提到了要打通跨平台数据,向所有商家和平台发出“打开家门”的邀请。小红书,这是“想开了”吗?

图片[1]-搞钱的小红书,终于想“开”了-网创特工

其实小红书“想开”的背后,是出于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考虑。互联网流量大盘早已触及天花板,站内商业化闭环成了互联网平台的通行做法,尤其是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只有通过交易锁住用户,才能真正建立起壁垒,提供全链条服务,获取完整的用户资产。

小红书也曾在这条道路上努力过。早在2020年双11前夕,小红书就开始支持报备合作笔记跳转淘宝链接,看似开放,但仅一年后就切断了外链。2021年8月,小红书推行“号店一体”战略,却又关闭了淘宝链接权限。而在今年商业化以来,小红书更是大刀阔斧地搭建商业闭环,推动直播电商、本地生活、笔记带货等多项业务。

图片[1]-搞钱的小红书,终于想“开”了-网创特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小红书发现这种封闭模式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据媒体报道,2022年小红书的日活仅突破1亿,远远落后于抖音、快手,仅与B站、知乎平齐。小红书的用户体量如果只在站内闭环中运转,商业化的压力仍然难以缓解。

于是,“想开”就成了小红书的选择。在小红书看来,开放的数据和流量是它加速商业化的关键一步。这次开放的数据主要是指种草数据,也就是平台最核心的竞争力。以前,品牌和商家在小红书的种草数据与其他平台的转化数据各自为政,难以验证真实的种草效果。但现在,通过“种草有数·数据联盟”,商家可以看到更完整的种草-拔草链路数据,包括在京东、唯品会、得物、去哪儿、美团等多平台的转化数据,真正实现科学种草。

图片[1]-搞钱的小红书,终于想“开”了-网创特工

此外,小红书还放开了流量的使用。在过去,小红书对站外链接、站外跳转一直非常严格,但这次在搜索环节开放了一些流量。虽然这种开放程度还不是很大,但已经足以引起关注。毕竟,小红书的搜索流量一直以用户主动性强、精准高而著称,对商家来说,这是一块颇具吸引力的蛋糕。

有人可能会说,小红书这是开放了“*”,是不是走火入魔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小红书的一种求变。毕竟,社区与商业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社区追求真实、情感、平权,而商业则要求效果、效率、利益最大化,这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小红书要想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只能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图片[1]-搞钱的小红书,终于想“开”了-网创特工

那么,小红书“想开”之后,接下来该怎么走呢?这或许是最关键的问题。开放生态是一场博弈,需要解决好很多问题。首先是角色定位,小红书、品牌、外部平台各自有不同的目标,但都希望把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里。这就需要找到一个良性的合作模式,实现三方共赢。不过,这并非易事,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摸索,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其次,是利润分配的问题。一旦小红书涉足流量平台,就可能涉及到利润分成的问题。这需要小红书、品牌、平台之间进行艰难的谈判,找到一个公平的分*案。而这也是一场长久的博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图片[1]-搞钱的小红书,终于想“开”了-网创特工

最后,一旦小红书成为流量平台,就要注意不被电商平台“带着走”。以抖音和淘宝的合作为例,抖音对淘宝开放了外链,但在业务起量之后,迅速切除了闭环。小红书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要保持对自己用户的主动权,不能被电商平台左右。

总的来说,小红书的“想开”是一次必要的尝试。在社区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能保持用户的体验,又能实现商业变现,这是一场复杂而漫长的战斗。小红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也更加充满机遇。毕竟,“一子慢,满盘皆落索”,小红书已经没有时间也不能回头了。让我们拭目以待,看小红书未来会有怎样的表现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