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出来闯荡,家境不算富裕,但为人很老实,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一天到晚嚷嚷着想赚钱,每天拿着三千五的工资,回头空闲时间却在打游戏。
这里暂且称呼他为老陈,是个97年的单身靓仔。
工作使他麻木,生活非常单调,两点一线的日子度日如年。
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他就是个碌碌无为又不甘平凡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教授提起了这件事。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为什么普通人辛苦一辈子也没办法出人头地?”难道阶级跨越真的很难吗?出去开店当大老板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赔本?难道普通人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吗?
存了半辈子钱?就是为了当个韭菜?
心中有很多疑惑,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也产生了消极的想法。
是不是,普通人就是死路一条。
教授沉默了片刻,随后就给我一个暴栗,直接从三个维度解开了我前面的所有问题。
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第一维度:高效率的理财规划
一直以来,为什么从小到大都有人问你梦想是什么?个人规划是什么?兴趣爱好怎么样?考试多少分?
归根结底核心就一件事“你想做什么?你做了什么?”。
从经济角度来看,高效能的计划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理财的关键一步。
当你学会理财,财富自由的日子就不远了。
但话说在前头,你得先有财给你理,而不是守着那点小钱每天生怕被人抢了。
要想赚大钱,你得先设立一个理财目标。
很多人的价值观普遍都是:存钱吃利息,出现急事了再取出来,但教授告诉我真正赚钱的理财方法却和存钱相反!
赚钱并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基于这个理念,你是否想过赚钱之后要怎么花呢?
要知道,你并不是为钱卖命,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所以预先设立一个目标,再谈赚钱的计划,这就是“理财”。
第二维度,认知
举个例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而认知就是这个理解的偏差。所有人都知道赚钱养家,要赚钱,却不知道什么才叫“赚钱”。
认知限制了很多人的想象力,以至于很多人在惰性的驱使下选择了打工一辈子,老王甚至愿意每天买一张彩票幻想着哪天中大奖一夜暴富。
但事实上,不是每一个铁饭碗都会从天而降的,就像一百万从天而降每个人也抢不到多少。
说到底什么才叫“赚钱”呢?当你通过信息差实现超过百分比的收益时,这就叫赚钱。
打工是为了积蓄财富,积蓄的财富是用来创造更多的财富,然后通过利滚利达成经济富裕。
好多人第一步就做错了,但不妨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一直2+2+2吗?又或者2+2×2?
认知决定行为,所以第三维度尤为关键。
第三维度:行动力
当你知道做什么项目可以带来收益却不立刻执行,那么那个项目就会像深夜里掉在冰箱外边的面包屑一样被蟑螂捷足先登。
很抽象但事实确实如此,当你有把握而不去做时你就会在某一天后悔。当场为什么没有把握住机会,难道你做不到吗?不一定吧。
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不开头,就一直这么下去吗?
以老王为,很多人一天到晚想着找项目赚钱,但找到项目不去实行,一天到晚嚷嚷着赚钱却毫无动作,纸上谈兵欺骗自己,这样的谎言又有什么意义。
害怕沉没成本,害怕没有回报,害怕这害怕那。
不去做怎么知道?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呗,再说了,撞南墙也是一种人生经历。
即使去HR面试,失败的经历其实也是加分项。只要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下次可以做的更好,这就是HR想要的“上进心”。
所以,固然可能失败,去做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