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

导语

“我现在想的就是钱,每天都很不开心,唉。”一位大学毕业生的朋友说道。所谓大学毕业,本可以迎来人生中的一大重要时刻,却因为就业压力,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她的朋友,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对于幸福、快乐这样的事情应该有很大的了解。那么为什么她会变得这么不开心呢?

图片[1]-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心理学博士对此“好奇”起来,于是就通过她的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情况,进行分析。他明白这只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定还有很多人与她有着相同的处境。无法摆脱“钱”的重压,让她每一天都如坐针毡,心生焦虑。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对“钱”这一块感到焦虑和惶恐?并且从心理学角度,为何有些人对“赚钱”如此之执着呢?

一、幸福感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人们对于所谓的“幸福”究竟是什么都在不断变化。就拿“钱”来说,以前人们对于生活有一个稳定的来源就感到很开心了,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都有了更好的要求,因而就将幸福与金钱联系在一起。对于现在这个社会,不能否定“金钱”对于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只有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才能更“快乐”地去生活。

图片[2]-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但是,这与人们对于外在事物的需求变大是有所不同的。在我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一方面我们也会忽略一些更加重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对于不确定的未来总是会感到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钱”就变得异常执着,甚至有些人还会因为钱的问题而变的不开心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之前,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家彭凯平做出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指出,其实人们对于“不开心”都是有一些根本原因的,要么就是“收入”上的变化,要么就是“心态”上的变化,还有就是对于未来有着很强烈的恐惧感。

图片[3]-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二、不开心的原因。

从某方面来说,彭凯平博士的观点立马就能被证明。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发出“我现在整天都在想钱,怎么办”这样的感慨。对于彭凯平博士所说的三大方面的原因,这位毕业生的朋友几乎能勾画出这一条线,让他一目了然。

这个大学毕业生的朋友,直接以她自己作为一个案例。她表示,自己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但是所得就是每一年都有一大堆的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支出就越来越多。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她的可支配收入基本上就能到手1.2万的样子,看起来能比较的解决生活。但是有了钱,也就有了花,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是永远无穷无尽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一年的“结余”也就是2000多元,有时候甚至会没钱花。

图片[4]-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从心理上来说,她也变得越来越消极。她表示,总觉得自己是一个“穷人”,看着别人一天到晚买买买,虽然自己也有力所能及购买的物品,但是买的不爽,因为卡里没有钱,于是在这个当下就觉得自己活的可有可无。当收入超过开销的时候,她的心情就特别的开心,感觉自己拯救了整个世界,但是当支出超过收入的时候,她的心情就特别差,甚至会像“天塌了一样的”感到绝望。

就此而言,彭凯平博士的研究的确是很有道理的,人们对于幸福感的确会随着他们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他们对于收入过低的人来说,就是带给他们一种感到“快乐”的“悬崖感”,反之,就是在铺好的“软垫”上一跳,给人们带去一种感到“放松”的“悬崖感”。这就是为什么让人感到开心的比让人感到绝望的更加强烈的原因。

图片[5]-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换句话来说,收入的改变对于人们幸福感的影响是相当之大的。那么除了这一大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能让人们对于“赚钱”这一块感到异常的执着?这就是好奇心起了作用,这位心理学博士的朋友,一定就是其中的一个奇葩,于是她就直接问了她朋友,为什么每天都在想钱?

三、对于心态的调整。

这位大学毕业生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是非常的好,但是给人的印象是,这个朋友却手上很“宽裕”,经常会有一大笔钱让人家代为兑换。于是彭凯平博士就好奇的问了她朋友这个问题,她的朋友也很大方的给出了妙葩的回答。她表达,自己经常会“做梦”想着未来有一天自己能够变的“超级有钱”,这是因为她从小就是一个只关注学习的人,与其他孩子比起来,生活水平并不是特别高,于是就对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充满着好奇。

图片[6]-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但是她也知道,付出了,就有回报,不然就是虚度光阴。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她的父母看来,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压力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于是,她自己一个人在外的时候,就养成了“不怎么花钱”的好习惯。她表示自己很清楚自己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那么好,好不容易自己下决心花钱的话,她的朋友根本不会拦着,但是她总是无法下决心,所以会将一大笔钱交给别人,自己一分钱都不动。

从彭凯平博士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特别“担心将来”的人,她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活计划的可没有多大的规划,她所担心的未来干脆就是“一片未知”。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她感到的就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情感。因而,彭凯平博士就想到了第二大原因。那就是“对于心态的调整”。他直接向她的朋友表示,你的心态是非常消极的,如果你一直这么紧绷着自己,那以后你就会活的很累。

图片[7]-心理学博士:别天天想着钱,过度强烈的挣钱欲,会损害人的积极情绪-网创特工

对于面临困境的人来说,心态的调整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他们要适应新的生活节奏,而彭凯平博士则会给她朋友一些建议。她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未来所带来的焦虑,她需要将自己每个月的支出都列一个清单表,然后要尽可能的稳定自己的支出和收入,不要过高的超支。

结语

同时还需要对她的朋友进行心理辅导,帮她扭转怀疑自己的心理状态,让她看到积极的一面,同时要让她学会放松自己,会增加她的快乐感。人们对于未知本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此根据未知的扭转,也会让她更加的有积极的情绪。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