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2岁的汤姆克鲁斯从法兰西体育场从天而降,当孙颖莎和其他各大洲代表运动员们一起吹灭奥运圣火,当国际奥委会**宣布“2024巴黎奥运会闭幕”……这个夏天最盛大绚烂,却又处处充斥着法式松弛感的盛会,落下帷幕。
这届奥运会,我们见证了很多00后运动员的崛起,也一起目睹了不少老将的遗憾离场,有热血,有快乐,也有眼泪。然而赛场不是人生的终点,有人问,运动员退役后去哪儿?
像刘国梁那样成为场边那个“不懂球的胖子”?还是像郭晶晶那样,让霍启刚都甘愿做“跳水名将郭晶晶的先生”?一项调研发现,其实全球76%的退役运动员都有一颗创业心,最终有超过一半(52%)的退役运动员成功转型,成为了老板。
奥运期间,我们也和4个转型创业的退役运动员聊了聊,他们横跨四个大洲,却在国际站上延续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1
骨子里的热爱,可以是4次奥运会,也可以是10万粉丝俱乐部
——Shea McAleese(前新西兰曲棍球运动员)
参加过4次奥运会,在英联邦运动会中拿过两块成色不错的奖牌,还担任过新西兰国家队的教练……看看Shea的履历,感觉他的退役生活应该和他的ins头像一样,从此和妻子和3个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有些骨子里的热爱,真的一刻也藏不住。作为一个曲棍球狂热爱好者,他的愿望朴素又伟大——让普通人也能接体验到什么是奥运水平的曲棍球。一句话,我的快乐你要想象得到。
退役后,他快马加鞭创办了Inside Hockey,一个类似于曲棍球的在线学院,通过互联网链接全世界对曲棍球感兴趣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曲棍球教学和装备,而他就是那个有问必答的校长。
但热爱归热爱,创业是创业,Inside Hockey的创办需要Shea去接触体育圈之外的人脉,更需要他学习新的商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Shea通过国际奥委会的“Athlete365商业加速器”计划,遇到了他的商业导师,曾是奥运单板滑雪运动员的Pamela Bell,把自己在创业中遇到过的槛、跳过的坑以及帮助过他的人,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Shea。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Shea还学会了如何从阿里国际站上采购,一键链接中国优质供应链。凭借着他对曲棍球的极致了解,他与中国供应商一次次不断调整设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微改变,却可以给新一代曲棍球运动员带来一个无与伦比的赛绩。
现在,比Shea的ins头像更扎眼的,是他的10万粉丝曲棍球社群,在这里,他的朴素又伟大的愿望,正在含苞待放。
2
摔倒,还是站起来,擦干手上的洗碗水从头再来
——Usama Aziz(前瑞典摔跤运动员)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Usama和对手在摔跤场上搏斗。退役后,Usama开始与生活搏斗。
“不是你在地上,就是别人在地上,要不断地去搏斗。”生活有时候比赛场更残酷。从一个聚光灯下的运动员,走进脏乱的餐厅后厨,那双曾经用来征服对手的双手,拿起了一个个浸在水槽里的碗碟。Usama说,那一刻,像极了摔跤中“被摁在地上摩擦”的“被压制”时刻。
作为曾经的“北欧霸主”,瑞典人多少是有点“人狠话不多”的。Usama作为一名摔跤运动员更是如此,在他看来,在摔跤垫上,站立意味着战胜对手,而摔倒在地并不一定是坏事,这将赋予摔跤手产生超越自我的决心,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谁也没想到,甩干了手上的洗碗水,Usama直接选择了创业。他也不是头脑一热,而是细致地观察到市场对高质量、创新型运动防护装备的迫切需求。作为运动员,他可太了解运动员想要什么了,但是去哪里把“需求”变为产品呢?
正如库克找到了富士康,过去5年时间里,Usama不断在国际站上筛选供应商,确切说,他是在找一位跨境的创业“搭子”。
和过去训练中不断精细化地抠每一个技术动作一样,Usama对产品要求极高,采用了一系列系统化的测试方法,甚至还邀请了现役运动员参与测试,收集他们的反馈,确保每一件运动防护装备都能为运动员提供最佳保护和舒适度。这不仅能提升运动员的表现,还降低了受伤的风险。在产品迭代过程中,甚至已经申报了多项产品专利。
从一次次摔倒站起的运动员到拥有专利技术的创业者……曾经的赛场,Usama只能孤身一人奋力搏斗;如今的创业赛场上,却多了一个个中国创业“搭子”。
3
离开球场的“铿锵玫瑰”,可以去美国深造,也可以去东莞制造
——张英梅(前中国足球运动员)
张英梅,是和孙雯同届的“铿锵玫瑰”,女足运动员。
离开了*风云的球场,退役之后的张英梅,没有了脚下的球,也没有了前方的球门,挺迷茫的,一个退役女足运动员,可以干什么?张英梅自己没有答案,身边的人也都闭口不言。
在一家物流公司打工时,张英梅遇到了自己的贵人,一个叫Kinkos的外国人鼓励她去美国留学。别人看来多少有点玩笑的建议,张英梅却记在了心里,好似球场上教练赛前给的指令一般,她拼了命地执行起来,拿着英语字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啃。最狠的是,她背出一页单词,就直接撕掉,“我不给自己重来一次的机会,必须抓住当下。”
凭着这股狠劲,张英梅最终获得了美国名校的入场券,还一路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个年代美国的绿卡还是香饽饽,已经打开美利坚大门的张英梅,却再一次因为“贵人”Kinkos改变了人生轨迹。
Kinkos毕业后进入的包装印刷行业,让张英梅看到了商机。21世纪初的中国,也正在掀起一股国际贸易浪潮。张英梅果断劝说芬兰丈夫一起回到中国,在东莞白手起家开始干外贸,创立了SEISMO,还入驻了国际站。2008年奥运会时,SEISMO甚至成为了奥运会的印刷供应商之一。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张英梅又洞察到环保包装将成为海外用户的未来消费趋势。她果断调整产品线,与研发团队一起推出了环保包装产品,在别人还在找球的时候,她已经踢出临门致胜一击,还获得了“中国包装行业绿色环保品牌”等荣誉。
在张英梅身上,好像始终有那一代中国女足的影子。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更多的是“干什么”,她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而每个降临到她身上的机会,都会狠狠抓住。毕竟人生的机会,和进球的机会一样,转瞬即逝。
4
生活就是一场马拉松,即使无人喝彩,也可开启1个人的新生
——Bianca Forbes (前美国马拉松运动员)
Bianca是一个平凡的马拉松运动员,没有参加过*的赛事,但破学校田径运动纪录的时候,也有无数人为她喝彩。毕竟,能跑完马拉松这件事,对于很多人而言,就足够厉害了。
退役后,Bianca成为了妻子、母亲,整日与柴米油盐为伍,也鲜少有人会为一个家庭主妇鼓掌,更多的只是一种理所应当。原来生活才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作为母亲,Bianca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创业于她而言,就如当年*拉松一样,相比*的马拉松运动员,有专业教练、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医生、专业跑鞋等等,Bianca只有强壮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
就从自己最熟悉的健身器材开始吧,从腰部训练器、阻力带到运动服和连帽衫。创业品类选好了,问题又随之而来,1个人的创业公司太小了,在供应商面前,她既拿不到有竞争力的价格,还因为订单规模不大直接被拒绝。
事情的转机,要从某一天某一刻上了国际站开始,大洋彼岸那头的中国供应商,操着并不流利的英语,却热情地表示,小单可以,轻定制也可以,价格也好谈。
一个美国*梦,从此made in中国。是的,很多时候,你不用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你可以向生活要答案。
4个运动员创业的简短故事,不足以道尽他们的艰辛与快乐。但幸运的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故事还会在国际站上发生。
巴黎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与阿里国际站在巴黎共同宣布,将基于国际奥委会的“Athlete365商业加速器”计划,全面支持全球运动员创业。据悉,该项目首期将覆盖上千名运动员。
赛场之外,让我们继续为运动员创业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