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挣钱难,有人说以后更难,身边农村人现在都怎么挣钱的呢?

图片[1]-今年挣钱难,有人说以后更难,身边农村人现在都怎么挣钱的呢?-网创特工

今年挣钱难是普遍现象。

但这个难字并不针对那些有稳定工作,旱涝保收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企事业单位。

所以这些职业更加的吃香了,吸引大批人想进入,社会地位也更高。

难得是没有稳定工作的,或者受经济影响比较大的。

我在农村,主要看到的是农村的一些例子,现在我把我看到的一些记录下来。

我有一个邻居,姓刘,就叫老刘吧。

老刘六十多岁,没有固定工作,主要是打一些零工。

这几年他都在市棉纺厂工作,但是连编外人员都算不上。

基本上是有活了别人就叫他去,前两年还比较稳定,隔三岔五都有活干。

一天一百五,也算不少了,如果一个月做二十天,就是收入三千块。

这在农村已经算不错了。

老刘家也经常买些卤菜,喝喝小酒,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是今年,棉纺厂倒闭,因为没有订单,出口不行了,他的活也就没了。

也没有补偿什么的,就是结束就结束了,自己再找其他活。

在普遍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他也找不到其他活。

这样他家的一个大的收入来源就没了。

不过他六十岁已经过了,可以每月拿一百多。

而他有两个女儿都嫁人了,有双女户的一份钱,也不多,大概也是一两百。

因为帮女儿照顾孩子,女儿上班的钱会补贴给他们。

女婿在外面打工,过节也给了他一万元。

这样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但是容易焦虑。

毕竟没有收入来源就感觉坐吃山空。

好在最近他又找到一个擦护栏的工作。

这是环卫部门的活,需要配合洒水车擦洗护栏,一天也是一百五,一个月六天。

这个活说起来简单,其实也不容易,毕竟现在天气很热,在大马路上干活,也是热的不行。

而且白天地表温度很高,路上还要时时小心车辆,总之干什么都不容易。

不过每月六天,能赚接近一千,也对生活有很大帮助。

不过老刘有次摔倒了,可能是在路上干活,大太阳晒着头晕了。

这一摔,他感觉身体不如以前了,有时候也会喘气。

家里人也有点害怕,让他多休息。

老刘的生活是还能维持,但年龄不小了,没有稳定的活,身体状况也在衰退。

两个女儿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靠的住,毕竟年轻人也一大家子,都不容易。

当然,他家的第三代也成长起来了,外孙女现在正在中考,准备上高中了。

这既是希望,也代表着还要加大用钱的力度,毕竟高中到大学这几年,也是要花不少的。

至于上完学能不能顺利的工作挣钱,这是不确定的,但现在想不了那么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二个例子是我的邻居老张。

老张也六十多,接近七十岁。

家里有一口鱼塘,养鱼为生,鱼塘周围种的蔬菜,平时也卖菜,也是一个收入来源。

空闲时间有活了也去干,偶尔也有一百多的进账。

养鱼是一年一收入,赚的不多,但能够维持生活,平时也需要喂鱼,检测鱼池情况。

过年的时候捕捞卖给附近水坝或者卖到外地,纯收入一万左右。

这是多年有经验的,要是不怎么懂行的,可能还会亏本。

老张种的一把好蔬菜,这两年在城里租了摊位*的菜,

算是开辟了第二条财路。

图片[2]-今年挣钱难,有人说以后更难,身边农村人现在都怎么挣钱的呢?-网创特工

每天下午收菜,第二天到市场上*。

平时也要照顾菜地,包括除草,打药,下种,收获等等工作。

今年因为水库维修加上有点干旱,平时还需要浇水。

为此老张在鱼池旁打了一口水井,花费两千多块。

但是水的问题解决了,养鱼和卖菜都可以维持下去。

我们村还有几家打井的,没有打出水,出钱费力最后还是不行,所以这个也看运气。

老张的运气还是属于不错的。

当然自己种菜自己卖,比较花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没有空闲。

老张的妻子有时候也代替他去卖菜,两口子配合才勉强运转起来。

当然这个回报也不错,卖菜一天好的时候能有一百元的收入。

如果算上成本,基本也不赚什么,而且还要交摊位费,税,等等。

就是一个维持生活。

而老张的年纪也不小了,接近七十,前年还出现了腰疼的情况,现在虽然好了,但是留下了隐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作。

老张也有两个女儿,也都嫁人了,虽然也补贴家里,但是能帮上的不多。

两个女儿各有两个孩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

而他们的第三代也成长起来了,现在在上大学,以后的情况还不好说。

再说说零工的事,老张有时候能接到一些活计,比如附近水厂电厂有活他都干过。

这些活都是临时的活,有工头通知他们就去。

一天也是一百多,基本上是一些管道活水泥的活。

这时候老张就会让老婆代替他去卖菜,而他去干活。

老张的收入更加多元化,但是也比较忙碌,基本上没有空闲。

特别是他种了很多菜都需要料理,不是在挖地就是在摘菜浇水等等。

老张的年纪也不小,但是因为家里要开支,他不得不维持这样的状态。

身体看着还好,但有不少隐患,只能过一天是一天,以后的事不能考虑太多。

而他们的第三代成长起来可能会好一些。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也都负担很重,如果开始工作了,自己的房子婚姻以后的子女都需要不少的钱。

现在想着依靠他们,为时尚早。

再说说村里小付,他是中年人,子女只有十几岁。

小付很能干,这几年做了包工头,经常接附近村子的一些工程。

他家按说是过的不错的,也有一定的积蓄。

但是今年手下干活的人出了安全事故,一个人被砸伤了。

这个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还有亲戚关系,躲不掉的。

小付希望二十万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还要看后续发展,人还在医院里躺着,有可能是无底洞。

小付家虽然有一定的财力,也怕是负担不起。

总之,这几年的积蓄恐怕要打水漂了。

而他包工头的事业也受到了重大打击,以后还能不能干这一行,也很难说了。

但是要另外找门路,也是很不容易的,从头开始,何其困难。

老张有一个亲戚,是个年轻人,四十岁左右,他也算一个工头。

不过他做的工作安全性就比较高,就是帮人按钢构,或者做门窗,一般不需要上多高。

而且也没有很重的东西。

这一行算装修一类的,属于技术活,收入还是可以的。

但是也看有没有需求,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比较的被动。

还好他已经做出了市场,有需要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他。

但是忙的时候也是真忙,他长期也带着两三个人一起,

因为大多在室外活动,天热也避免不了,还要在路上运材料。

总之一句话,很不容易。

当然收入也还不错,他算是同龄人中发展的不错的,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至于以后这一行能干多久,他也没底,总之年轻人愿意出力,还是能有碗饭吃的。

再一个例子是我三叔。

他家也有鱼塘,主要养鱼为生。

但是鱼塘赚钱不多,只是勉强维持生活。

而他还有儿子没有结婚,所以也是很需要用钱。

三叔这两年把烟也戒了,因为赚钱不多,就开始考虑省钱上下功夫了。

虽然一年不吸烟按计算可以省下两三千,但是实际上平时也感觉不到有多少钱。

毕竟有收入来源才是更可靠的。

三叔前两年去外地打工,家里老婆照看鱼池,过年的时候他再回来一起卖鱼。

但是因为超过了六十岁,这两年外面工地不要这个年龄的人了。

所以他只能回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找到了水厂的零活。

水厂虽然是零活,但也经常有活,因为全市的管道很多,又时间长久不少都老化了。

所以经常这里那里出问题,就需要他们一批人去维修。

这活不算重,但是收入也不高,大概有一天一百元,而且也不是每天有。

还需要随时准备着别人喊。

也没有多少福利保障,只是临时工,做一天拿一天的钱。

三叔有一把子力气,但是年龄也不小了,也是快七十。

三叔的老婆偶尔也出去做工,比如帮忙收玉米,帮人做饭等等。

适合女性的活比较少,只能略微补贴一下。

女性虽然空闲时间多一些,你到农村看到她们经常在打牌,实际上是找不到多少事做。

而三叔的儿子是老大难,三十多了,也没有稳定的职业,娶媳妇目前来看是很艰难的。

我举得例子基本都是老人,因为村里老人越来越多,这是国家老龄化的体现。

年轻*部分出去打工,能寄回一些钱,但农村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土地鱼塘维持生活。

能在农村生存下去的年轻人,要么是有一门技术,要么是饥一顿饱一顿,没有稳定的职业。

还有不少人没有结婚也看不到结婚的希望,甚至已经放弃找另一半。

这是普遍现象,要维持一个家庭,顺利的结婚生子培养起下一代,这条路看一眼就觉得很艰难。

也有一些人长期待业,啃老,或者偶尔干干零活。

过得好一些的基本是出去打工挣到钱的,但也面临着两地分居,留守儿童,父母年迈等问题。

农村人比较羡慕的就是有退休金的,以及考上公务员的,其实还是传说的铁饭碗,毕竟谁也不想每天被吃饭问题所支配。

这就是我附近的情况我看到的我体验到的。

我在四线城市老河口,但我觉得这是比较普遍的。

而老河口是属于比较好的位置了,水多所以养鱼的多,土地也好,这是大家的一个基本盘,维持生活虽然不容易,但还是能坚持下去的。

图片[3]-今年挣钱难,有人说以后更难,身边农村人现在都怎么挣钱的呢?-网创特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