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创业还机会吗?答案是明确的,而且非常值得鼓励

我非常赞成张老先生的观点,即使创业者做出的某款产品具有非常领先的技术属性、巨大的市场和明显的竞争优势,也没有用,为什么呢?

图片[1]-普通人创业还机会吗?答案是明确的,而且非常值得鼓励-网创特工

第一点原因:中国企业具有非常强大的模仿、超越能力,我想反对的人并不多。正是中国的产业体系非常的健全以及多年为发达国家代工形成的能力、生产设备、硬件设施等条件,比如厂房、机械设备、可备产的规模都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可以说只要你拿出来创意、idea,以中国人的勤奋程度,第二天就能给你做出来,甚至超出原创。这是产业链完善和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因此想靠一招鲜吃遍天,肯定是不行了,广大的创业者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点原因:大资本的介入。最好的例子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6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非常多,遍地开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的形成,竞争趋势也留给了产品好的企业一点机会,再加上国有资金的补贴,这些众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虽然困难,但还都能维持。但是进入2016年后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大量资金的加持下迅速崛起,可以说投入的资金都是几百亿以上的规模,通过这些巨量资本的介入,大量招收成熟的技术人员,开发全新的产品,进而形成产品壁垒,中小规模的企业毫无还手之力,大量新能源汽车新势力死亡就是明证。因此想凭借一类型产品,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有志于创业的人员,也应做好细分市场的选择,应该立足于做小而精、小而美的企业,这也是我要提醒的一点。

第三点原因:具有底层优势的企业,全力在做生态,进一步压缩了想创业人的空间,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一些企业,去挤占夫妻店、卖菜老奶奶的那点生意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大企业应该去做星辰大海、遥望星空的*,这才是企业真正应该有的担当,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类似大企业的呼吁。有点扯远了,但是这很关键,因为这才是普通人创业的机会所在。可能第三点原因讲到这一些人不一定能够透彻理解,这里我举两个例子:(1)华为最早做通信部件、设施,衍生出手机、新能源电机驱动、5G云生态、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等,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左手换右手的事情,组织好团队,投入资金就能实现,因为前期积累的基础能力已经有了,只是做生态就可以了。(2)小米前期做手机、接着做智能家居产品,到现在的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产品,致力于打造人—车—家一体化生态。可以看到普通的创业者在这个生态链条体系里面根本没有任何切下来哪怕一点点蛋糕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张老先生呼吁创业者要考虑生态,我以为是非常有道理的。

写到这里一个问题就摆在面前了:普通创业者还有机会吗?我明确的说有机会,而且机会还不小。

第一、我提醒大家回过头来想一想,就说对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这二十多年来最早雅虎,他一—家独大?后来照样出现了百度、腾讯、快手、抖音几家互联网大牛企业,尤其是新近出现的抖音 。这四家的核心优势是啥?百度—搜索引擎;腾讯——社交便利;快手——年轻人的个性展现;抖音影响力凸起——人人都可参与,农村老太太都能发视频挣钱,该老板要是成为首富,农村大妈们的贡献也

不小。

再说电商,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系、也不能阻止京东的腾飞,京东的优势是提供的产品客户认可度还是非常可以的;阿里巴巴、京东的强大,仍然出现了拼多多,他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要我说了吧,价格优势。是不是在强大的对手面前,这些企业还是找到了机会,因此留给创业者的机会实时有,只是机会成本太高了,一般人抓不住了,再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普通人不认识资本大佬,这是现实。

第二,我建议创业者要选择细分领域,最好能够在某些方*有绝对的竞争力,可以描述为——单项冠军企业,这是更多创业者的机会,这个领域你可能就是第一,而且别人还难以超越,应该多往这个方向努力。

创业的价值是巨大的,我非常尊重那些创业者。最近频繁的接触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都是在某些方面,一项或者两项具有竞争力生存下来的,除了自身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更可贵的是养活了几十人,这背后就是几十个家庭,这个意义非常大,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再对照着说,你在无论多大、多光荣的企业里工作,其价值和意义与创业者相比都缺乏光辉。

我歌颂创业者,尤其是具有*精神的创业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