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还有哪些行业在偷偷赚钱?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

“裁员潮”来了?!

最近几天,大企业裁员的新闻,是此起彼伏。

京东在“618”之前突击裁员;理想汽车因为首款纯电动车销量不力,裁员近万人;全球最大太阳能企业隆基绿能,则是因为光伏“价格战”和成本压力,宣布裁员3成员工。

当然,很多企业裁员,是因为自身竞争力不足、或者发展战略出了问题。

但是,当听到“裁员”的消息时,普通看客们总会难免将原因,归咎于经济大环境。

这也不无道理。

毕竟现在的经济,怎么都不能说是“很好”。

但是在另一方面,5月底IMF又刚刚上调了2024、25年中国GDP增长预期,分别调至5%和4.5%,较4月份上浮0.4个百分点。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边是GDP数据超预期,一边则是裁员、降薪的消息不时传来。

为什么宏观数字和大家的微观体感,存在差异?

如果经济数字是真实的,那么就只能证明一点,就是其实有人在“偷偷赚钱”。

中国人讲究“闷声发大财”,真正赚钱的路子,“赢家”是不会公开告诉你的。

而公开大声疾呼的人,往往是被“裁员降薪潮”所影响的“输家”。他们的诉苦,会不断通过亲戚朋友、社交媒体传播放大,最后把你所包围。

所以我们会好奇,在2024年的中国,究竟还有哪些赚钱的行业?

最近几天,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已经全部出炉。

今天,柏年就带大家进行一个“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

看看2024年的中国,究竟是谁在“割肉离场”?谁即将“困境反转”?而又有谁在“疯狂捞钱”?

一、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遭遇了一些阻力。

在外部,最大的阻力来自于美国,老美企图将中国与世界市场“脱钩”。

不少像“富士康”这种的中低端产业链,外流至东南亚、印度等地区。

在内部,最大的阻力则来自于“以房地产、地方债为代表的债务周期”开始向下。

还债的时候,总比借钱消费的时候“痛苦”。

上面这些大逻辑,一些财经博主们很喜欢讲。但是说实话,对我们个人帮助不大。

毕竟我们肉身都在国内,很多大的形势变化,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除非选择出国、“华润万家”,但这绝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对于财经博主来说,展示当下中国还有哪些赚钱的行业、打破信息差,给读者们一个参考,或许是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所以今天呢,柏年就依据A股上市公司财报,给大家做一个全面分析。

看一看屏幕前的你,所处的行业前景怎么样,究竟值不值得继续待下去呢?

接下来分析的时候,我将采用“申万A股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这里面包含31个一级行业和124个二级行业。

图片[1]-2024年,还有哪些行业在偷偷赚钱?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网创特工

通过重点观察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行业“扣非净利润”水平,判断各个行业的景气度。

先说一下,本视频中所用数据和参*报,我都会放到我的私密圈子里,加入方法在文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我的圈子。

二、哪些行业持续亏损?

总的来看,我将目前中国的产业经济格局,分为3大类——持续亏损类,困境反转类,疯狂赚钱类。

第一类,持续亏损的产业

选择标准是2023年到2024年一季度,行业扣非净利润始终为负。

如果屏幕前的你身处于这类行业,我的建议是果断退出、换赛道。

这里面,主要包含三大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农业养殖

干农业不赚钱,这是中国人的共识。但是在过去两年,中国农业养殖是“特别亏钱”。

2023年,上市“农林牧渔”企业共亏损267亿元。2024年一季度又亏了40亿元,亏得比房地产还要多。

农业养殖公司巨亏的原因在于,2019年到2020年,当时由于猪瘟和全球农产品涨价,相当多的农业资本、甚至是行业外资本,进入到农业养殖领域,大肆扩张,养猪、养水产品等。

但是呢,随着中国总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国内对于中低端农产品的需求,是在逐步减少的,于是就导致了此后肉类等产品价格暴跌。

然而这还没完。

由于上一轮进入农业领域的资本,背景深厚、有亏钱的底气,于是各方就顶着亏损、逆势扩张,企图把竞争对手挤出局。

这有点像互联网时代,各大厂靠烧钱补贴,*圈地一样。

同时在国家层面,政府也乐意见到农产品价格低廉,所以也不去做约束和做“供给侧*”。

此外,为了构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这两年我们还欢迎东南亚、拉美国家,扩大对华农产品出口,侧面加大了国内农产品竞争压力。

从数据上来看,2023年我们共进口动、植物产品超1700亿美元,进口规模是6年前的两倍。

图片[2]-2024年,还有哪些行业在偷偷赚钱?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网创特工

中国大量进口海外农产品

这些因素汇总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像猪肉这种基础农产品,已经躺在地板价上两年了,价格周期基本失效。

然而各大农业资本,依旧没有减产的意愿。

在这一过程中,苦的是一些中小养殖户,这两年已经基本被淘汰出局了。

第二个亏损方向,是房地产

房地产亏损的原因,自不必多说。中国楼市长期向下,这是由我国人口减少、城镇化放缓的长期因素所决定的。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城市和板块,存在结构性机会。

至于如何去抓住这些机会——

我在前两天的圈子专属作品中,详细讲过。

除了房地产外,与之相关的亏损行业,还包括钢铁、焦炭、水泥这哥儿仨。

这三个行业,除了与房地产相关,还会受到地方债压力下、基建投资长期放缓的拖累,也属于“夕阳产业”——这个我在前两个月的视频中也讲过。

第三个亏损方向,可能有很多人想不到,那就是上个时代的IT、传媒产业。

截至到2023年末,中国网民人数高达10.92亿,手机网民占比99.9%。

这意味着,目前的中国已经能做到“人人可上网”,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IT产业增长遇到了“天花板”。

图片[3]-2024年,还有哪些行业在偷偷赚钱?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网创特工

很多在互联网时代,野蛮生长的软件公司,目前都遇到了生存困境。

2024年一季度,A股“IT服务”、“软件开发”板块分别亏损9.7、40.4亿元。

如果说互联网是“上个时代”,那么电视传媒则属于“上上个时代”。所以比IT公司更惨的,还有电视传媒公司。

有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的70%,断崖式下跌到2022年的不足30%。很多家庭如今买电视,就是充当个“客厅摆设”。

因此电视传媒企业也是难以生存,很多业内员工这两年是纷纷“下海”,到自媒体领域创业去了。

所以最后总的来看,如今的中国有三大亏损赛道:

一个是农业养殖,受到资本扩张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

一个是房地产、建筑及其上游产业,受到债务周期的影响;

还有一个是传统的IT、传媒产业,受到科技周期的影响。

这些行业向下的趋势,不是短时间内能扭转的。而恰好,这三个产业又是妥妥的“用工大户”,从业人员极多。

所以这两年,我们经常在能在身边听到“降薪、裁员”的新闻。

如果你身处这些领域,还是建议及早退出、更换赛道。

三、哪些行业困境反转?

那除了亏损领域,有没有前景改善的行业呢?有!

由此来到了我们的第二大类,困境反转的行业。

选择标准是,2023年行业扣非净利润为负,但2024年已经扭亏为盈。

这些行业的从业者,过去两年可能比较辛苦。但如果你还在坚守、没有退出的话,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柏年建议你再坚持一下,因为春天可能很快就要来了。

这里面主要包含两个方向:

第一个就是教育培训领域。

2021年,国家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教育培训,对于教培行业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此后,业内迎来了一大批公司和人员出清。

可是回过头来看,虽然“双减”了,但是校外培训却依旧是中国家长们的“刚需”。没了学科类教育,还有兴趣班教育。

好像只有把孩子送去辅导班学习,才能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更重要的是,在“内卷”的竞争格局下,成年人对于教育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这两年,考公、*人数大幅扩张,基本上都达到了“五年人数翻一番”的水平。

*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了教培行业的主力赛道。

第二个方向,则是互联网电商

与教培“双减”几乎同一时间,国家对于互联网电商平台,也进行了强力整顿。

相关监管政策,客观上造成了21年到22年,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盈利大幅下滑、乃至直接亏损。

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各大平台已经从行业整顿中“恢复元气”,更有平台凭借着“跨境电商”这一新业务模式,快速成长。

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6%,高达1.8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9.6%。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商的第二支柱。

所以回过头来看,困境反转的两个行业——教培和互联网电商,它们有两个共性。

其一是都度过了监管*的“阵痛期”,其二是都在调整之中发现了新的增长点。

业内的从业者,如果过去几年没有离开这一赛道的话,我们不妨再坚持一下。

四、哪些行业在疯狂赚钱?

最后、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则是中国目前最赚钱的行业。

我的选取标准是,2024年一季度行业扣非净利润增速,要超过50%。

这里面也包含三个大方向:

一个是汽车相关产业。例如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增速64%;商用车行业,利润增速332%;甚至还利好了橡胶行业,利润增速84%。

过去两年,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的进步有目共睹。我国也在短短数年内,晋升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虽然汽车业内的竞争,看起来比较激烈,例如最近有“价格战”,有理想、一汽大众裁员的新闻。

但是整个行业是在扩张的,蛋糕在做大。在这个情况下,业内员工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跳槽和涨薪。

第二个方向,是半导体、消费电子相关产业。

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长期受益于产业升级和进口替代。

另一方面,2024年还额外受益于全球消费复苏、出口景气度回升,这个我在年初的经济展望中也讲过。

这是一个适合长期参与的赛道。

第三个方向,是旅游、酒店、餐饮相关产业。

在2023年扣非净利润增速超过100%的基础上,2024年一季度,“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行业净利润增速继续超过90%,延续“强势复苏”的态势。

并且上述行业的盈利水平,目前尚未超过疫情之前,也就是说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赛道,我想提一句,就是贵金属行业

去年以及今年初,行业的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50%。

这主要是受益于金价上涨,背景是全球的“去美元化”,这也是个长逻辑。

而有关金价的分析,我在圈子的专属作品中也讲过。

所以总的来看,目前能在中国悄悄赚大钱的产业,主要靠三个逻辑:

汽车、半导体,走的是产业升级和出口回暖的逻辑。

旅游、酒店,走的是疫情后消费复苏的逻辑。

还有贵金属产业,走的是金融避险的逻辑。

图片[4]-2024年,还有哪些行业在偷偷赚钱?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网创特工

以上,就是柏年对A股上市公司,行业盈利情况的梳理。

有些产业我没讲到,例如大金融、食品饮料等等,这些行业的盈利增速比较稳定、变化不大,所以我就不详细讲了。

行业的盈利变化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从业者的职业机会、以及薪资水平。一般盈利出现重大变化后1年内,影响就会传导到从业者身上。

当然,盈利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股价和投资。

只不过,我们今天分析的财务数据,都是已经披露的“滞后指标”,而投资追求“领先性”。看着过去的数据,做未来的投资,大概率是要亏钱的。

如果你对上述产业的投资,也感兴趣的话——

可以加入柏年的私密粉丝社群,我们一起交流信息、探讨投资的未来。

~全文完~

欢迎加入【柏年的财富圈】,聚焦经济研判、政策分析、职业发展、投资理财,详情请私信。另外,我还专门为粉丝准备了粉丝福利,欢迎私信领取。

图片[5]-2024年,还有哪些行业在偷偷赚钱?中国产业经济大盘点-网创特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